張萬友簡歷
1975年赴吉林省乾安縣安唱鄉前寸村插隊務農;
1978年考入武漢水利電力大學(武漢大學)電廠化學專業學習;
1982年畢業后到東北電力學院任教至今,先后任見習助教、助教、講師、副教授、教授;
1984年到上海電力學院進修《電化學測量技術》;
1994年在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;
2000.10~至今 兼吉林市天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、總經理。
張萬友近年主要論文
1995年第一期《工業水處理》“直流鍋爐給水處理方式與腐蝕失效分析”,核心期刊,第一作者;
1996年第一期《工業水處理》“植物性緩蝕劑的研究與應用”,核心期刊,第一作者;
1996年第六期《工業水處理》“有機污染飲用水深度處理試驗研究”核心期刊,第一作者;
2000年第五期《中國給水排水》“好氧生物膜過濾裝置的研究”,核心期刊,第一作者;
2001年第五期〈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〉,“BTA系列銅緩蝕劑的電化學行為”,核心期刊,第一作者;
2002年第一期〈華北電力技術〉,“復配型綠色植物緩蝕劑對鹽酸溶液中碳鋼的緩蝕作用”,核心期刊,第一作者;
2003年第五期〈中國給水排水〉,“幾種纖維過濾技術剖析”,核心期刊,第一作者;
2000年第三期〈水處理技術〉,“改善管網水質的試驗”,核心期刊,第二作者;
1993年第八期〈中國電力〉,“地下管線陰極保護中陽極床位置及陽極方式確定技術的研究”,重要期刊,第二作者;
1999年第八期〈華北電力技術〉,“控制飲用水給水系統腐蝕的試驗研究”,核心期刊,第二作者;
2000年第一期〈太陽能學報〉“BTA衍生物對銅緩蝕作用的光電化學研究”,重要期刊,第三作者;
2002年第八期〈Electrochemistry>”Photoelectrochemical
Study of the Inhibiting Action of Benzotriazole and Carboxybenzotriazole
Alkyl Esters on Copper Corrosion”,重要期刊,第三作者;
2000年第五期〈大連理工大學學報〉,“纖維束直接過濾積泥結構分形研究”,重要期刊,第三作者;
1997年出版高等學校教材〈金屬的電化學保護〉,水利電力出版社,參編11萬字;
1995年編寫高等學校校內教材〈電化學防腐〉,主編,20萬字;
張萬友完成主要科研成果及獲獎
承擔原能源部技術攻關課題“火力發電廠地下金屬管道的陰極保護”,1992年通過能源部技術鑒定,1994年獲東北電力學院科技進步三等獎,課題負責人;
承擔吉林省基金項目“好氧生物膜過濾器的研制”1999年通過吉林省技術鑒定,2000年獲國家重點新產品,課題負責人;
承擔科技部國家重點新產品資助項目“重力式高速纖維濾池”,2002年獲吉林市科技進步二等獎,項目編號:2002BD660020,科研經費:30萬元,課題負責人;
承擔科技部國家重點新產品資助項目“自壓式纖維過濾器”,2001年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,課題負責人;
承擔吉林市基金項目“滿室床離子交換裝置的研制”2003年通過吉林市科技局驗收,項目負責人;
承擔吉林省基金項目“污水資源化裝置的研制”,項目編號:20020902,科研經費:20萬元,項目負責人;
承擔吉林省基金項目“多功能長效物理法水處理裝置的研究”,科研經費:20萬元 項目負責人。
張萬友完成主要工程業績
雙遼發電廠1、2、3、4、5、6號補給水管線陰極保護工程,全部工程通過驗收,取得顯著經濟效益,項目負責人;
長春熱電二廠工業污水回用工程,通過驗收,當年收回全部投資八百余萬元,項目負責人;
四川錦豐紙業公司造紙白水回用工程,項目投資五百余萬元,2004年2月竣工,項目負責人;
吉林化纖集團公司蒸發落水回收工程,通過驗收,兩年收回全部投資兩千余萬元,項目負責人;
四川成都印鈔公司濾池改造工程,通過驗收,設備出力提高一倍以上,經濟效益顯著,項目負責人;
吉林省前鍋煉油廠循環水處理工程,通過驗收,項目負責人;
吉林化學工業公司煉油廠凝結水回收工程,通過驗收,項目負責人;
寧夏石嘴山發電有限公司反滲透前置予處理工程,通過驗收,項目負責人;
沈陽熱電廠污水回用工程,通過驗收,項目負責人;
南京蘇源熱電有限公司給水處理工程,在調試中,項目負責人。
張萬友承擔的主要教學工作
本科教學:主講《金屬腐蝕基礎理論》《熱力設備腐蝕與防護》《金屬的電化學保護》《水處理課程設計》等;
研究生教學:主講《金屬腐蝕專論》《水處理新技術》等,
指導碩士研究生8名,畢業三名,在讀五名。